对于生活在新西兰的亚裔青少年来说,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14岁斯里兰卡裔女孩:”害怕出门,害怕在公众场合公开自己的信仰。“

15岁华裔女孩:”感觉到焦虑和抑郁的时候,没有人可以说,也害怕讲出来。“

15岁巴基斯坦女孩:”感觉每个人都必须要成为社会想要我们成为的那个样子:瘦,漂亮,用最好的手机,或者有一个男朋友。“

17岁左右华裔女孩:”来自不同方面的各种压力(比如学校,父母,朋友,老师和自己)“。

在他们的心里,如果有一件事可以让家庭生活变得更好,会是什么呢?
16岁印裔男孩:”能自己做决定。”

14岁印裔女孩:”能有独处的时间。“
16岁华裔男孩:”父母能在家里多待些时间,能更快乐一点。

16岁印度/华裔女孩:”父母能接受我的选择,而不是强迫我。“

以上亚裔青少年的心声都来自新西兰Youth19最新的调查研究报告。

该报告对来自新西兰全国45所中学的1911名亚裔学生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华裔学生和印裔学生数量最多,分别为734人和494人。

奥克兰大学、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奥塔哥大学和奥克兰理工学院的数十位学者参与了该项全国性研究,亚裔家庭服务中心(AFS)也作为主要的研究合作方参与其中,AFS全国总监Kelly Feng和副总监Ivan Yeo都作为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加入到了研究团队中。
调研结果显示:总体来说,大多数亚裔学生对自己在学校的生活感到满意,并且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很好,对生活很满意。
但是,更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20%的亚裔学生认为新西兰卫生系统没有对亚裔学生给与足够的关注;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情绪和精神压力;心理健康对亚裔青少年特别是女孩来说,是很大的潜在问题。

亚裔家庭服务中心副总监:Ivan Yeo
调研报告出炉后,亚裔家庭服务中心副总监Ivan Yeo接受了NZ Herald采访。对于新西兰政府忽视亚裔人群健康需求的现状,他提出质疑表示,“大家都说新西兰有很多亚裔,但是为什么和亚裔有关的信息和资源如此之少。”
同时,他还表示,“我们应该多一些有关亚裔的研究、数据和信息。因为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会长大,他们会好奇:新西兰真的了解我们么?”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看看报告中关于华裔学生的研究内容。在新西兰生活、学习的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究竟如何呢?华裔学生有什么样的心声呢?
1-自我文化身份认知

在接受调查的734名13到17岁被访华裔中,61%在新西兰出生,一半出生在海外地区的学生对新西兰有归属感。
当被询问到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认知时↓
42%:认为自己是华人和新西兰人;
36%:认为自己是华人
17%:认为自己是新西兰人
5%:认为自己既不是也不是新西兰人
2-与学校的关系

8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里能很好的融入,83%认为能够得到老师的关心。
25%被访者表示,自己感觉曾因为种族被老师不公平对待。过去一年里,11%的学生因为种族或宗教信仰被霸凌。
81%的华裔学生在放学后会参加其他的培训或教育项目,这一数据比欧裔学生高出16%。
3-和家庭的关系
总体来看,华裔学生对家庭关系是满意的。

家里至少有一位父母非常关心自己:89%
和家庭成员关系亲密:82%
可以和家里人谈论自己的担心:73%
有充足的时间和家人相处:63%
4-接受医疗系统服务情况
92%被访者认为自己身体健康。

在过去的一年里,73%接受过新西兰医疗系统服务,18%没有接受过医疗系统帮助(即使在需要的时候)。

没有接受医疗系统帮助的主要原因包括:
(1)希望病状慢慢会自己好;
(2)不想”小题大做“;
(3)害怕/感觉到尴尬;
(4)不知道怎么寻求帮助。

5-心理健康情况
78%男生和56%女生觉得自己心理健康状况很好。

但是,31%华裔女生和16%华裔男生出现过严重的抑郁情绪症状。
在过去一年里,28%女生和14%男生曾经有过自残的行为,19%华裔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13%制定过自杀计划,5%有过自杀的行为。

6-赌博情况
31%华裔学生在过去12个月参与过赌博活动,主要的形式包括:买乐透,玩老虎机,TAB赌钱,通过手机和网络线上赌博,或者和朋友家人赌钱。
7-家庭暴力
在过去一年里,11%的华裔学生表示自己曾经被家暴,女生被家暴的比例为,男生为8%。

8-华裔学生的心声
15岁女孩:”学校能提供更多心理咨询,在学生看起来心情低落的时候,学校能多关心一下。”

15岁女孩:”拥有一个可以让我们自由沟通的环境,不会因为年龄、身材、信仰、种族而被他人评价。“

17岁女孩:”希望我的父母能够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能够明白我需要空间和自由。“

16岁男孩:可以更好的(匿名的)得到健康、心理咨询方面的建议。

这份报告,揭示的不仅仅是亚裔青少年的现状,更是向新西兰政府、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学校和父母发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提醒:关爱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要忽视他们的需要!
该报告也对如何更好的关注亚裔青少年健康和福祉提出了针对性的呼吁:
呼吁新西兰卫生部:
· 在全国性的战略规划中体现亚裔的需求;
· 意识到亚裔人口的多样化,避免对亚裔理解的同质化;
· 加强健康领域员工的能力培养,提高工作员工的文化敏感性,以确保可以为亚裔青少年提供文化和语言适宜的高质量服务;
· 提高获取健康服务的便捷性;
· 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支持;
· 加强全国和地区的政策建设,保护青少年被赌博和药物滥用等方面问题影响。
呼吁新西兰学校和社区:
· 给亚裔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包容的环境;
· 加强学校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以及反霸凌,反种族歧视方面的政策;
· 重视歧视和差异的存在;
· 加强针对教育者的培训,支持学校和社区的员工提高自己在多元文化方面的职业胜任力;
· 搭建学校、父母和社区的桥梁;
· 为家长与教师的会议中安排翻译人员,加强家长、社区和学校的联系;
· 在提高青少年和父母的沟通技巧方面,提供多种语言的学习资源;
· 教育部应该考虑为学校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比如食物分享、跳舞等方式帮助学校庆祝多元文化;
· 帮助青少年和健康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建立一种高度信任的关系,让经历过被歧视或者被霸凌的青少年可以独立的并且私人的寻找到专业帮助。
其实,不论是新西兰政府还是学校,不论是父母还是我们每个人,最沉重的提醒莫过于这位来自越南的17岁女孩的话了:”请听听我们的声音吧!”
